2月13日至14日,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改革创新研讨会在镇江扬中举行,全体校领导、中层正职干部参加会议。全体校领导、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相聚一堂,共同剖析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,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畅所欲言,凝聚发展共识
今年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推进落实学校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。我校已进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,在新学期开学前召开此次会议,目的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校二次党代会精神,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,凝聚人心、增进共识,全力做好2023年各项工作,全面激发南特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动力。
整场会议为期两天,分组研讨就持续了一天时间,从13日下午到14日上午,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、贯彻落实校二次党代会精神、改革创新及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及推进举措、2023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等主题,参会人员分为四个讨论组进行研讨。大家畅所欲言,共商改革大计,开启了一场以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。全体校领导深入各研讨小组,与大家一同交流探讨。
第一组用一个“情”字概括研讨盛况,可谓情到深处自动人。他们谈上情、下情、外情和内情,情真意切。“今天动真情、讲真话,明天就要干真事、真干事,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,一起为全面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、建设一流的美丽新南特而团结奋斗。”
黄军伟书记在参加第一组研讨时指出,这次会议目的就是通过研讨和思想碰撞,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,凝聚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上,凝聚到党委和行政的发展思路上,激发创新动能、培育创新生态。
第三组一致认为,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关键时期,学校党委组织开展这次务虚研讨会,起到了开拓思路、集思广益、凝聚人心、形成共识的重要作用。
党建引领,夯实战斗堡垒
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二次党代会精神?如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南特落地生根入脑入心?
在聆听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王立新所作的题为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》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之后,四个研讨组进行深入思考,充分交流意见与想法。
“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认真落实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,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”“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‘两个维护’统一起来,引导广大师生、干部职工不断深化对‘两个确立’决定性意义的认识”“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和专业课,推动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”第二组集思广益,提出了丰富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路。
高水平党建是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,也是建设国内一流、国际有影响力的特殊教育师范本科院校的动力来源。
第四研讨组一致认为,要紧密围绕学校2023年的工作和学校“十四五”规划的重点内容,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主力,以发展特殊教育与引领残疾人事业发展为主责,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、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促进党建与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深度融合。
谋篇布局,锚定改革方向
2022年,我们隆重举办建校40周年发展大会,全面总结过去的办学成绩和经验,我们召开校第二次党代会,擘画了学校发展的美好蓝图,研究确定“一二三四五”中长期发展战略和“两步走”的奋斗目标。如今,我们迈向建设人民满意的“南特大”新征程,目标宏伟,责任重大。我们应以怎样的作为开启新征程?如何以改革创新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?
黄军伟书记指出,要坚持问题导向。善于发现问题、敢于正视问题、正确解决问题。深入一线才能了解真问题,发展面临的问题才是新问题。发展的过程,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
在各研讨组,大家直面学校发展的痛点堵点,聚焦阻碍发展的突出矛盾,正视与兄弟院校的差距,从根本上找问题,提建议。
第二组一致认为,要做好部署和谋划,认真分析学校的发展现状和短板弱项,细化落实学校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,区分好“人无我有”“人有我强”“人强我优”的三类发展目标和任务。
“将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八大提升工程、十四五规划提出的6个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,制定落实方案,明确责任,不折不扣落实‘一二三四五’中长期发展战略,做好‘五办保障’,坚持特色发展、融通发展、创新发展、开放发展。充分认识新建本科院校这个实际,立足教学型高校本质,加强教学基本地位,抓好人才培养首要任务。同时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导向,提升教研科研数量和质量,提升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,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动力。”第三组汇报了他们的共同感受。
依托特色,塑造发展优势
作为“唯一”“特殊”的师范本科高校,我校承载着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特殊教育的光荣使命。
依托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,这是与会人员共同的心声。
我校在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中应有何作为?在特殊师范教育体系建设中应有何作为?在残疾人高等教育中应有何作为?第一组基于我校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实际情况,认为要积极参与研制融合教育示范区标准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、盲、聋、培智三类校课标修订,积极申报国家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。从专业、教师教育、新建本科院校、行业特色型高校四个层面,确定好省内外的标杆院校,对标学习和勇于超越。
“要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,切实承担起南特‘唯一’和‘特殊’的责任担当,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美誉度”,这是第二组的共同认识。
第四组认为,面对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,我校应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办学优势,积极呼应培养普特融合师资的发展要求,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融合教育素养的复合型教师,通过课程改革,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,形成我校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,同时创造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优势。
勇担使命,增强魄力本领
学校高质量发展,关键在于人。
第一组的同志这样说,二级单位负责人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,敢为善为;要善于借力发展、合力发展;要抓住关键少数。要加强学习,增强本领,充分认识所在部门的职能转变和所在学院的功能拓展。
第三组表示,要深化“三项机制”,坚持“三个区分开来”。鼓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,加强作风建设,增强服务意识。关键少数要切实起到带头和引领的作用,引领所在部门、学院的教职工,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改革创新和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来。
黄军伟书记在总结时强调,中层干部是学校改革发展的“关键少数”,要主动担负起“关键责任”、发挥出“关键作用”。一要主动作为,善作善成,既要主动加强纵向联系也要善于横向沟通;二要学会换位思考,多角度考量问题、分析问题;三要提前谋划,统筹兼顾解决当下问题和满足长远发展需要;四要甘于奉献,要提高站位,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而为,团结奋斗,营造干部善为、学院善闯、部门善干、师生善创新的发展氛围。
研讨会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增强了推动发展的信心。会后,各单位积极传达学习会议精神,并结合工作实际推进会议精神贯彻落实。全体南特人正以昂扬坚定的姿态、革故鼎新的勇气、奋发有为的朝气,投身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中。(文/宋宁宁 杨黎珍 编辑/宋宁宁 审核/朱正东)